2025年3月21日,香港首富李嘉诚用一份财报点着了言论核弹。他旗下长江和记实业集团连夜发布的2024年财报,原意是为向贝莱德出售巴拿马港口的生意“洗白”,却意外揭开一场跨国本钱与民族利益的磕碰——官方五次喊话、特首亲身下场、微博热搜前十占三,96岁的李超人第一次被架上“卖国市侩”的审判台。
灵敏点在于机遇:特朗普两周前刚宣告对我国船舶加征港口费,而接盘的贝莱德高管被扒出与五角大楼承包商密会。
虽然李嘉诚在财报中哭穷(净利润暴降27%、港口收益仅占9%),但网友用计算器拆穿“商业决议计划”的幌子:巴拿马运河操控全球6%海运生意,我国40%输美货品必经于此。“首富这是把锁喉绳亲手递给美国人?”一条获赞百万的谈论写道。
财报里的“冤枉文学”引发反噬。长江和记着重港口事务利润率低,却沉默不提其战略价值——就像房东宣称“租借厨房不影响炒菜”,但租客偏偏是竞争对手的厨子。
前特首梁振英的责问被制成表情包疯传:“李嘉诚的国籍是资产负债表吗?”更有眼尖的股民发现,长和系一边兜售港口,一边悄然增持英国电网公司,网友辣评:“年轻时抄底英国,老了给美国交投名状。”
地缘政治的水温早已滚烫。美国商务部上月隐秘更新“战略港口清单”,长江和记出售的港口赫然在列,而贝莱德接盘后马上发动“安全晋级”,要求中方货船提交全链条物流数据。
航运圈撒播一个段子:某我国货轮船长接到新规后苦笑:“曾经过运河交钱,现在还得交手机定位?”更实际的要挟是,若美国借此掐断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通道,仅长三角企业每年或许丢失380亿美元。
资 本商场用脚投票。财报发布次日,长江和记股价暴降8%,创三年最大单日跌幅。有小股东在生意生意渠道怒骂:“李超人赚了一辈子爱国流量,最终把爱国做成了亏本生意。”就连英国《金融时报》都戏弄:“这一笔生意让李嘉诚失掉的,恐怕比他在英国出资三十年赚的还多。”
眼下,香港证监会已介入查询生意是不是真的存在利益输送,内地网民则建议“长和系避雷攻略”,列出其旗下屈臣氏、百佳超市等品牌。当爱国情怀撞上本钱逻辑,李嘉诚宗族的商业帝国正阅历史无前例的信赖地震。
一位退休的香港码头工人承受媒体采访时说的话,或许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:“钱赚够了能够退休,但把家卖了,魂就没了。”